技術宅通常是指那些把技能點滿的大神,寫出許多深度專業文,但這系列文沒有那麼高深,都是實用導向的,也算我因為喜歡音樂而延伸出的雜記吧,比較偏科普,分享廣而淺的知識,當然每項要鑽研的話也是能另外寫30天的大坑
這邊也自我介紹一下,我挖坑的方向大概是
音樂->音響->聲學->心理聲學、建築聲學
音樂->訊號處理
先分享一下我聽兩聲道音響的感覺
人類有兩隻眼睛,看東西時是立體的,兩聲道就是兩個喇叭,擺對位置時,播放音樂會有立體的效果,也就是「音場」,彷彿歌手跟旁邊的樂器就像在你面前表演一樣,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時,完全被震撼到了,也祝福大家某日去跳坑(邪惡臉
看IT邦的比較是程式背景的耶
研究音響系統其實是非常資訊領域的事,什麼是數位?什麼是類比?軟硬體之間是用什麼去溝通的?聲音訊號需要做哪些處理?
我自己認為音響是一個領域,聽音樂是大家共同的興趣,所以音樂訊號比較容易想像,不算冷門領域而有資訊多的優點,也能宏觀的去看整個軟+硬體系統
預計大綱
一開始介紹數位與類比的訊號後
會先解釋常見的音響架構(這不是只有音樂檔案跟喇叭而已這麼簡單)
有了前面的概念後,會用樹莓派進行小小的實作
然後再分享幾個有趣的例子,包括耳機抗噪、MP3的由來......
接下來做訊號處理當然要先了解一下傅立葉轉換
也介紹大家幾個能看頻譜圖的軟體
最後是分享偏聲學的小知識
有興趣的再來看這裡
下面分享自己因音樂而去研究的心得,覺得看著別人跳坑的歷程,也能幫助找到興趣,或是進入某領域的大門吧
學了吉他後開始狂聽音樂,為了聽到更真實(?的聲音,就想買比較好的聆聽設備,問了身邊的大人:「我只是想買喇叭,可以很接近跟錄音時的聲音就好」,雖然長大才知道這件事非常難,但那時後得知了一個名詞「兩聲道音響」,開始研究後就一去不復返
跳入音響坑後,器材的開箱文通常直接打開機殼,裡面就是嚇人的電路啊,所以音響玩得很入迷的人,都會自然而然地去研究電子電路,我曾很好奇地問這圈子的叔叔,明明學生時期不一定是念電子相關領域,但怎麼都能對電子電路侃侃而談,他答道:「大家都是看音響的雜誌學會的...」,嗯...有熱情真的是件很厲害的事
聽音樂聽久了就會開始思考人生(?,好奇自己聽到的是什麼,最基本的像是在空氣中傳遞的聲音,跟我耳朵聽到的一樣嗎?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聽起來的感覺?這邊就比較偏心理聲學
之後也不免去看看聲學的資料,好奇聲波在空間中是怎麼運作的,尤其是實際的房間內,後來一直查都沒看到想要的資料,靈機一動想到,咦那像蓋音樂廳或錄音室,也需要聲學等知識吧,就慢慢的找到了建築聲學這領域,而且有本很棒的書《築音賦聲:建築聲學家徐亞英的六十年構築》推薦大家可以看